《奇迹的山》编曲分析

Open D 调弦,也就是DA#FDAD(1-6)的指弹吉他曲目就太多了,笔者自己原创的就有10首以上,其中《化茧成蝶》也是这种调弦法,变调夹夹5品的6-3弦。
在Open D调弦下,从1弦至6弦分别是DA#FDAD,就是一个D和弦。

首先我们讲讲这种调弦法下最常用的D调编曲法,1=D,因此从一弦到6弦分别为1 5 1 3 5 1,1弦与4弦、2弦与5弦音级都一样,所以根据音程关系,我们可以推出D调下的整个指板的音阶,这样更方便音阶记忆,在D调编曲法,只需记住D调音阶即可。

以《奇迹的山》为例子,全曲分为4部分,partA、B、C、D,我们分别分析。
根据一开始对指板音阶的分析,3弦与2弦空弦音分别为 3 和5音,然后进入第2小节的2弦2品的“6”音,剩下的旋律音符请自行推导。
然后我们分析根音,6弦5品的“4”音,然后就是3音;5弦2品的“6”音和5弦空弦的“5”音,那么Part A最开始的根音走向,为4—3—6—5—4—3—6—6,然后按照这种根音走向重复一遍。
再分析part A所用的和弦,4个,分别是IV级大七和弦(4 6 1 3)、III级小七和弦(3 5 7 2),VI级小9和弦(6 1 3  7),V级6和弦(5 7 2 6,7音该处省略),如下图,第四个根音“5”可以看成是乐句进行从“6”到“4”根音的经过音作为修饰用的。

作业一
请用4-3-6-5-4-3-6-6根因模式并参考上述和弦以openD调弦创作小乐句。

接下来看part B
Part B从2级和弦进入,根音为 2,然后是根音“5”,1,典型的II—V—I的和弦进行模式,重复一次后在第14小节开始,根音变为2-5-6-5-4-3-6-6。
和弦分析:和弦(见下图)分别为II级小九和弦(2 4 6 1 3),第二小节可以看成是V级11和弦(5 7 2 4 6 1省略“7”音),也可以看成是根音在“5”音上的II级小七和弦,I级三和弦(1 3 5省略3音),VI级小三和弦(6 1 3),后面的和弦与part A类似,不再赘述。

接下来看Part C
Part C个人认为是岸部这首《奇迹的山》最好听也最精华的部分。
还是先分析根音,分别为4 5 1 1,一直重复这种模式,简单,干脆,好听。
此处和弦为IV级大七和弦(4 6 1 3),V级6和弦(5 7 2 3省略“7”音)见下图,然后回到I级(略,注意灵活运用)。第21小节用了6度双音。

最后看Part D(下图),此处根音走向与开头部分有些相似,请注意第31小节的六弦6品的“#4”音,31-32小节根音走向为6—5--#4—4,加入这个“#4”音形成一种半音进行的根音连接方式,小伙伴们可以多多学习应用,此处请参考我的《吉他手的武林秘籍1》教程。和弦分析略,与第一小节类似,其中第28小节的第三拍用的和弦是根音在5音上的III级小三和弦,请自行推导。

再后面的基本差不多,就不再赘述了。

总结一下:从这首曲子,我们学到了啥?

1.常用和弦,见文中提示,对于安静好听的曲子,你会发现大七和弦、6和弦、11和弦、小9和弦等和弦会被大量的用到,小伙伴们也可以学习,请参考我的《吉他手的武林秘籍》系列,里面有系统讲述这些和弦以及其他和弦的用法。
2.双音的运用,最常用的就是6度与3度双音,可以形成独立的旋律线伴奏,其他双音也可以酌情应用,小伙伴们自己创作时还可以加入泛音等点缀。
3.分析经典曲目的根音走向,根音基本奠定了曲子的框架,非常重要,还有诸如“半音”根音连接,“经过音”根音连接等根音走形技巧。

作业二
按本文的分析模式,请多练几首经典的OPEN D调弦的曲目,并自行尝试分析,积累。

飞哥课程

http://www.iyamusic.com/user/3034